商品的基本概念
广泛意义上商品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在设计电商系统时,对商品需要从精确的逻辑上进行定义,这对正确设计及构建电商的商品系统尤为关键。
商品本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商业定义,我们先来看看摘自百度百科上的较为严谨的商品定义:“商品是为交换而产生(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商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经过交换且未进入使用过程的劳动产品。广义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外,还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比如‘保险产品 ‘金融产品’等。”(思考:什么是劳动产品? )看了这样的解释,大多数人不一-定能够充分理解其定义对电商系统的作用。没关系,我们暂时不用纠结这个,关键是要从这些严谨的概念中,提炼出对我们极为重要的设计参考。
如何提炼?首先是商品的用途,也就是前面定义中所说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比较正式点的概念的应该是指使用价值,并且这些使用价值必须是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有用没有任何意义,那只能算“物”品,而形不成“商”品。
其次是要理解交换,“出售”或“出租”都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于交换,就需要有相应的交换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交易的模式主要是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以货市换物的形态,再到现如今的直接以信用换物(消费金融与电商的结合),这就是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商品价格体系(包括销售价格、采购价格等)来呈现。
再次是要理解商业的范畴,在电商领域内,商品不单指实物类商品,也可以指虚拟类商品,比如软件、电子文档等,而虚拟商品还可以继续再划分为两种:数字商品和服务型商品。
商品的分类:
实物商品:
手机,
电器,
服装,
……
虚拟商品:
一、数字商品:
软件
电子券
虚拟卡
……
二、服务型商品
保险产品
金融产品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商品应该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些知识不足以指导电商商品系统的设计,但至少我们知道商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实物类、 数字类和服务类”, 这是关键的第一步。这样的分类对电商设计究竟有什么作用,我们后面再讨论。
最后一个要理解的就是商品的属性
出于介绍、管理和销售商品的需要,我们必须为商品附加许多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对于不同的场景都有相应的价值和用途。
比如对商品进行编码,可以便于管理与核实商品;再比如我们会给商品取一个直观的、酷炫的标题,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我们将这些信息统一称为“商品属性”,属性的类型也可以基于不同的场景进行分类,大多数情况下,商品的属性都是相对不变或较少发生变化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会有一些特殊的属性是有可能频繁变动的,比如商品的价格属性、库存属性、所有人属性(因为商品的流通而持续发生变化),等,都有可能因为交易、运输或存储等交易活动发生变化。
本文来自LikeShop技术社区,本文观点不代表 PmTemple 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