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参加了相互宝,2020年6月将我老婆加入相互宝,2020年10月将我们1家5口人全加入到了相互宝。也是相互宝平台的陪审员。
加入了相互宝2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帮助了这么多人。且每次互助都有明细可查,比那些捐了某些机构但根本无法知晓善款何去何从的好多了。
来之相互宝的公告
符合规则的患病成员依旧可申请互助 相互宝公告显示,自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于公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2022年1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为了更好地保障相互宝成员权益,相互宝停止运行后,符合互助规则的患病成员仍可申请互助金:即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2022年1月28日24时之前且确诊时在互助计划内的患病成员,可于医院初次确诊之日起180天内(含180天)发起申请。相互宝平台将根据现有互助规则审核,审核通过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无需成员分摊。 为防止关停后部分成员保障中断,相互宝表示,成员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教授表示,对于相互宝这样用户规模的互助计划来说,在做好后续工作的同时,充分考虑用户健康保障的延续,建议用户自主选择全新保障方案,是最负责任、也最稳妥可行的办法。 今年已有10家平台宣布关停 网络互助谢幕 从2021年初开始,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10家互助平台陆续宣布关停。相互宝是最后一家宣布关停的大型网络互助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相互宝于2018年底上线,并在行业内第一次实现了无资金池的“先保障后分摊”模式。一年时间,相互宝成员规模快速超过1亿人。其中,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但过去一年,受行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相互宝和其他网络互助计划的运行都经历了震荡。从最新公示分摊的信息看,目前相互宝的成员规模近7500万人,累计完成71期互助,救助超过17.9万名患病成员。 相互宝关停 12月28日消息,据相互宝今日公告表示,互助计划将于1月28日停止运行。 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关停前确诊的患病成员,依旧可发起互助申请,互助金将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公开资料显示,相互宝是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App上线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并在行业内第一次实现了无资金池的“先保障后分摊”模式。一年时间,相互宝成员规模快速超过1亿人。其中,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公告显示,自2018年上线以来,平台有1亿多成员,救助了17.9余万患病成员。相互宝平台显示,至今,累计募集互助金259.37亿元。 从公告来看,相互宝帮助了不少人度过难关,但因为分摊费不断增加、患病拒赔、随意修改规则等问题,相互宝也屡屡受到社会各方质疑,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用户相继推出该平台。 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份的第二期,相互宝的分摊人数跌破1亿,此后分摊人数不断下跌。 今年3月份-2月份的1个月间,相互宝的分摊人数便减少315万;而到4月第一期,相互宝的用户数再次减少198万。 截至6月第一期,相互宝互助的分摊人数已降至8729.8万人,比年初减少了1370.96万人。 网络互助的安全隐患 关于网络互助的定义,《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曾解释,不同于传统保险,网络互助计划是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撮合功能,会员之间通过协议承诺承担彼此的风险损失,并采取小额保障,避免个人负担过重。 “一人患病,众人分摊”是网络互助的理念,因此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用户人群的关注和认可。 对于网络互助存在的意义,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认为,网络互助在国内有实验、探索的性质,在当前社会的主要保障制度之外,发挥了一定的、阶段性的积极补充作用。 但相比监管明确、运营更成熟的商业保险,网络互助在稳定性、可持续性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想要更高确定性保障的用户来说,转投保险产品是更好的选择。 监管层面则认为网络互助存在一定的风险。 2016年4月,监管《建议关注互联网公司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存在的风险》文件在网上流传,指出互助平台涉嫌经营保险业务、对平台持续经营能力和赔付力存疑等问题。并点名“夸克联盟”,通过收取会员费,建立资金池应对未来赔付,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赔付的可靠性、资金的安全性存疑。 2020年年底,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在《保险业风险观察》上刊发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再次指出,网络互助仍处于无监管状态,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同时建议国内保险监管部门将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并尽快研究制定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与合法经营。 但其实,要将网络互助纳入监管并非易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目前监管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简单套用现有的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去监管网络互助,如果这样的话,网络互助自身的很多特点就没有了。 所以,必须建立适应网络互助特点的监管,这是特别大的挑战,需要突破很多监管框架,背后的观点也需要深度讨论。” 那么,一直以来,导致网络互助平台相继关停的原因是什么? 有平台称是服务升级,有平台表示是业务调整,也有平台未明确原因。 但业内人士总结关停的主要原因或有两个:一是平台定位不清楚,因运营不规范而受到监管机构警告;二是平台运营难以持续。 网络互助的发展历程 从2011年到2021年,网络互助刚好走过整整十年时间,根据蚂蚁集团发布的《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国内网络互助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规范期、技术创新期三个阶段。不过从现在看来,还要再加上一个调整退出期。 2011-2013年 行业探索期 以互保公社的成立为标志,网络互助正式起步。 2011年,张马丁从自身家庭经历出发创立“互保公社”(后相继更名为“抗癌公社”、“康爱公社”),旨在通过互助的方式解决癌症医疗费用的问题。这是国内首个网络互助组织,虽然成立4年会员数也不过20万,但由其带来的网络互助模式已经开始引起关注,掀起了一小波公益创业热潮。 在此期间,国内网络互助平台最高达到百余家,但数字技术属性不强、创新性不足,在探索之余,也萌生不少如部分平台通过成员提前预付款形成资金池,甚至承诺“刚性赔付”等乱象,是为网络互助行业的萌芽探索期。 2014-2018年 行业规范期 2014年,国务院发文鼓励保险业发展提速,明确提出“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趁此东风,2015年1月23日,原保监会颁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到2016年6月22日,更一口气批筹众惠相互、汇友相互、信美相互三家相互保险公司。 这期间,在“双创”和“互联网+”政策的刺激下,被视为有广泛发展前景、且门槛较低的网络互助一度成为最热门的创业风口之一,大量草根创业者涌入其中,顶峰时期的网络互助平台数量达到300家之多。轻松、水滴也于2016年携资本入场。 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网络互助打保险擦边球等不规范现象也层出不穷,引发了监管的高度关注。2015年10月,原保监会首次在官网发布网络互助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网络互助不是保险,之后还为网络互助划定四条红线:不能自称保险,不能承诺刚性给付,不能宣称由政府监管,不能非法沉淀资金池。 2016年-2017年,监管先后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网络互助平台进行了全面的风险排查,并将当时存在的网络互助平台划分成三类,其中一类情况较好,二类需要进行整改,三类则需彻底退出。随着政策收紧,网络互助平台数量从顶峰时期的300多家减少到仅剩7家,尤其是小平台数量,应声减少。网络互助赛道一度陷入死寂。 2018年-2020年 技术创新期 沉寂之后的再度崛起,还要等到真正的互联网巨头的入场。 2018年10月,蚂蚁、信美以团险切入,推出产品“相互保”,一个半月时间狂揽2000万用户,但其产品形式在业界产生了巨大争议,不久后双方便宣布“分手”。“相互保”也改头换面为相互宝,并迅速成为最大网络互助平台。 巨头蚂蚁的入场,对网络互助领域是一剂兴奋剂,京东“京东互保”、滴滴“点滴相互”、苏宁“宁互宝”紧随其后上线。再后来,美团、新浪、百度、360、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跟进。 凭借着低门槛、普惠的优势,互助成为为保险引流、触达下沉市场的利器,备受资本追捧。 2021年至今 调整退出期 以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夕被紧急叫停、约谈、整改为标志,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行业发生了重大转折,监管一再强调“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全面纳入监管”,网络互助的前景再一次变得不明朗。 2020年12月,相互宝分摊人数首次出现近2%的较大幅环比下滑。相互宝进入增长人数停滞后逆向选择因素发酵的调整消化期。分摊人数下滑、逆向选择加大背景下,后续相互宝的用户数量将很难保持继续增长。这种情况在其他网络互助平台中也普遍存在。网络互助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 2021年1月开始,以美团互助的关停为开端,此后,轻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360互助、新浪互助、宁互宝、点滴守护9家平台相继退出,其中7家平台运营尚不足3年。今日,相互宝关停。 至此,10年网络互助,已到终局时。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表示,网络互助在国内有实验、探索的性质,在当前社会的主要保障制度之外,发挥了一定的、阶段性的积极补充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众保障意识。但相比监管明确、运营更成熟的商业保险,转投保险产品是用户更好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产品大法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mtemple.com/fengsaitao/13566/